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光裕戏曲社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用新浪微博连接

一步搞定

搜索
查看: 414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常规活动] 5.22《中国戏曲发展史与戏曲音乐溯源》专题讲座

[复制链接]

贡献  第873名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3-4-22 11:47
  • 签到天数: 20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4]临时住户
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1
    发表于 2020-5-22 21:39:4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   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,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本帖最后由 张阳 于 2020-6-19 00:14 编辑

    5月22日晚,在学正楼405教室,我社指导老师殷翀开展了讲座——“中国戏曲发展史与戏曲音乐溯源”。

    殷师从“戏曲“二字说起,从王国维的《宋元戏曲考》,介绍了戏曲音乐中曲牌体音乐最早的起源,根在宋词,但可追溯到乐府诗、唐诗的不同时期,词的音乐,来源于胡乐,民间小调,歌诗及乐工与文人创作等。从词发展到曲,接着介绍了曲牌固定反复唱,说唱舞结合的宋元大曲,随后讲到了曲牌更多的弹唱与诸宫调,和戏曲雏形——宋元南戏的形成。并将南戏与北曲,即金元杂剧对比。随着南戏吸收杂剧的特色以及杂剧的没落,两者逐渐融合,发展为了明清传奇。在明清时期几代人的改良之后,传播到全国各地,结合了当地的不同声腔,慢慢产生了不同的地方剧种。由此,曲牌体的发展经历了诗、词、曲、大曲、诸宫调、南戏、杂剧、传奇的脉络过程,发展成了今天的样子。而板腔体则更接地气,直接来源于各地不同的民间音乐、山歌小调等等。

    随后殷师提到了戏曲讲究雅俗共赏,戏曲的欣赏与评论需要讲究舞台表演与理论知识的兼顾。

    之后,殷师将曲牌体与板腔体比较。曲牌体以昆曲为代表,板腔体以京剧、越剧、梆子为代表。句式上,曲牌体多长短句,而板腔体多上下句。曲牌体没有过门,无基本曲调,而板腔体则有。曲牌体数量庞大,可以按规律进行组合,板腔体的腔调旋律相对较少,结合不同的“板“,即节奏,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产生各种板腔。板腔体从曲填词,板腔体以字谱曲。二者字数严格却又有灵活的处理。殷师举了《空城计》的一次舞台失误,司马懿误场,诸葛亮唱了108句的例子,体现了板腔体的灵活自由。接着举了《苏三起解》与《红楼梦》的例子,以及介绍了京剧的板式,反映了板腔的自由与规律。

    殷师对板腔体与曲牌体做了总结,二者不同而在“以字生腔”上殊途同归,并由此强调了咬字的重要性。

    之后,殷师通过演唱两段不同剧目的“点绛唇”,展示曲牌音乐的特点。又念了祢衡与李白的定场诗,欣赏了《鱼藏剑》中化曲牌“扑灯蛾“为念白程式的表演片段,又对比欣赏了京、昆的”万年欢“、”山坡羊“曲牌,阐释了音乐结构的程式规则。最后,大家欣赏了《奇双会》,圆满结束了这场讲座。


    上一篇:2020.5.16身段课
    下一篇:2020.5.23 身段课

    最近访客

    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   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站点统计|小黑屋|Archiver|手机版|光裕戏曲社 ( 苏ICP备09082362号   

    GMT+8, 2024-6-26 16:50 , Processed in 0.505052 second(s), 50 queries , Gzip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   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