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光裕戏曲社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用新浪微博连接

一步搞定

搜索
查看: 150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常规活动] 2022.4.23.我社举行常规戏曲讲座《剧种与经典剧目赏析——黄梅戏、沪剧、锡剧》

[复制链接]

贡献  第874名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
    半小时前
  • 签到天数: 489 天

    连续签到: 2 天

    [LV.9]逛坛为生
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1
    发表于 2022-4-24 15:45:2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   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,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        4月23日下午一点半,我社于线上开展《剧种与经典剧目赏析——黄梅戏、沪剧、锡剧》讲座。
            首先,殷师为大家介绍了黄梅戏。黄梅戏的起源,一说来自安庆黄梅山,一说来源于湖北黄冈黄梅县。黄梅戏早期叫采茶戏,唱的是黄梅调,从清末发展至民国中后期逐渐成熟,建国以后定型。黄梅戏清新秀丽、真实自然、通俗易懂,几部经典的黄梅戏电影把这个剧种成功地传遍了全国。
            黄梅戏有正戏和小戏之分,小戏唱腔更自然活泼。正戏则更规范,更完整。它以板腔体为主,以安庆话、中州韵为语言特点。
            殷师带着社员们欣赏了电视剧《严凤英》中马兰的《打猪草》一段,并介绍了黄梅戏的“五朵金花”。社员们还通过欣赏黄新德的《夫妻观灯》、严凤英王少舫的《天仙配·满工》、严凤英的《女驸马》《牛郎织女》选段,来加深对黄梅戏这个剧种的认识。
            接下来,殷师介绍了沪剧。沪剧起源于上海浦东的东乡调,发展成了曲艺形式的滩簧。后来借鉴了文明戏(话剧)的表演形式,采用表现社会时政等现代题材,反映城市老百姓的生活,发展成熟以后变成沪剧。
            沪剧以板腔体为主,穿插曲牌体,以上海话为语言特点。社员们欣赏了丁是娥的两段视频,一段是以紫竹调为曲牌填词的《罗汉钱·燕燕做媒》,一段是《芦荡火种·智斗》。
            最后,殷师为我们介绍了锡剧。锡剧来自常州无锡一带,起源于当地民歌东乡调,后发展成了常锡滩簧,借鉴了采茶灯舞蹈,形成小戏。进入城市学习了京剧昆曲的表演,开始演大戏,形成了常锡文戏。后发展成熟。
            锡剧的语言为中州韵无锡话,以板腔体为主,曲牌体为辅。社员们欣赏了倪同芳老师演唱的“无锡景”、“绣荷包”两首曲牌,又欣赏了《双推磨》和《珍珠塔》选段。
            通过此次讲座,社员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地方戏的魅力。我们不仅要热爱自己所学的剧种,更要学会欣赏每个剧种的美。


    上一篇:2022.4.22.我社举行常规戏曲讲座《戏曲发展史和音乐结构溯源》
    下一篇:2022.4.30.我社举行常规戏曲讲座《剧种与经典剧目赏析——粤剧、河北梆子、豫剧》

    最近访客

    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   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站点统计|小黑屋|Archiver|手机版|光裕戏曲社 ( 苏ICP备09082362号   

    GMT+8, 2024-6-29 11:09 , Processed in 0.377318 second(s), 52 queries , Gzip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   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